公共空間設計 | 城南之心| 織園 | 上境設計

Home » Blog » 公共空間設計 | 城南之心| 織園 | 上境設計

撰文者-DECO 編輯部
資料暨圖片提供-上境設計

本案榮獲 2025 瑞士BLT設計大獎 BLT Built design awards – 優勝獎。都市急速發展導致的人文記憶消逝、城市疏離、景觀混亂等問題,需藉由整合街道生活、商業及文化等多樣性的規劃才能有效解決。為此,本次景觀設計採用了編織的概念作為縫合園道系統的核心手法。

 

報導連結:https://reurl.cc/nY9e8d

公共空間設計 | 織園 | 上境設計 DECOTV室內設計平台

透過將都市節點與街角空間轉為編織的嵌塊體(mosaic),並串接起基地周邊原先零散的綠地資源、人文、歷史與產業,從而構建出完整的人本道路,使其在未來成為當地的具自明性的人文地景。

公共空間設計 | 織園 | 上境設計 DECOTV室內設計平台2

公共空間設計 | 織園 | 上境設計 DECOTV室內設計平台3

在鋪面規劃方面,團隊先是保留多數可用鋪面,以減少額外的材料耗損,響應節能減碳的政策,而後再利用鋼板阻根工法,引導根系往地面30公分以下的土層生長,並重新鋪平透水面。藉此,讓植物得以存活的同時,也能保有綠蔭功能。另外,因臨近校園的園道區一直深受自行車愛好者、旅客的喜愛,因此團隊便決定以「驛站」的概念作為該區主題,將其定位為自行車的補給站。透過結合公共藝術與座椅設施,打造出折線架構的休憩涼亭。

公共空間設計 | 織園 | 上境設計 DECOTV室內設計平台4

公共空間設計 | 織園 | 上境設計 DECOTV室內設計平台5

通往至公園森林區,由於過往公園存在動線凌亂、灌木花草不易生長、土壤團粒狀況不佳等問題,因此本次規劃便以「減法設計」進行擘劃。首先,針對原先雜亂無章的喬木群做健康檢查。先移除生長狀況不佳的植物,再保留生長良好的大樹,並將同一類植物組織成簇群狀,讓自然光與空氣得以恣意流淌在公園之中。接著,將原先四面臨路高低不平整的路口擴大成四個小型廣場,以此為街角人群提供交會、停留的友善空間。另外,於過道中配置多個街道傢俱,以作為步行疲倦時的休憩之所。

公共空間設計 | 織園 | 上境設計 DECOTV室內設計平台6

公共空間設計 | 織園 | 上境設計 DECOTV室內設計平台7

值得一提的是,由於本案尤為強調生態平衡、環境保護與藝術美學的兼容並蓄,因此便採取了以下措施。其一,導入可食地景(Edible landscaping),譬如鋪設紅磚花圃以種植迷迭香、樹蘭等灌木,並在未來由社區生態推廣團體進行維護管理,藉此為周邊鄰里提供更多社交與學習的場所。其二,將海綿城市與自然探索遊戲做整合,規劃出兒童遊戲場的透水性鋪面、公園的回收雨水舖滿等設施,不僅能減少排水系統的負擔,還能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,促進水土資源的永續發展。其三,將藝術生活化,包括以水中魚兒悠游、流水等意象形塑牆體,抑或是將水撲滿打造成花朵綻放的形象等。團隊冀望透過寓教於樂的環境規劃,引領大眾邁向永續的未來。其四,保留既有的燈光配置,並擬定夜間智能照明計畫,提高夜間行走安全的同時,實現節能減碳的目標。其五,將周邊國小的通學步道與綠園道做結合,串聯成友善且完整的人本道路。

公共空間設計 | 織園 | 上境設計 DECOTV室內設計平台8

公共空間設計 | 織園 | 上境設計 DECOTV室內設計平台9

公共空間設計 | 織園 | 上境設計 DECOTV室內設計平台10

 

DECO 居家|看見設計,探索世界之美

自 1999年創刊以來,《DECO 居家雜誌》以深度報導與獨到視角,成為華語圈最具影響力的居家設計媒體。我們致力於串聯設計師與品牌,推動美學思維,深受設計大師與業界領袖推崇。

憑藉深厚的專業累積,我們提供國際獎項代辦服務,助力設計師在建築設計獎、室內設計獎項、酒店設計競賽與商空設計競賽中脫穎而出,讓卓越設計登上國際舞台。此外,我們關注多元裝潢風格與裝潢設計趨勢,帶來最前沿的美學解析,啟發設計靈感,讓每一個空間展現獨特魅力。


國際獎項代辦報名專線 02 2571-2565

歡迎訂閱DECO
訂閱 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