鄉村風中古屋轉身人文風居宅 打造工程師30坪純粹生活場景〡歐德傢俱
撰文者-DECO雜誌
資料暨圖片提供-歐德集團(0800-033-988)
鄉村風中古屋轉身人文風居宅 打造工程師30坪純粹生活場景
SPACE DATA
室內坪數:30坪
設計風格:現代人文風
空間格局:3房2廳2衛
居住成員:2大人1小孩
房屋類型:中古屋
使用建材:歐德系統傢俱、賽麗石、班傑明油漆、人造石、德國進口廚衛、義大利地壁磚
虛擬世界帶來便利的同時,也拉遠人與現實生活的距離。皆為竹科工程師的屋主夫妻,長年穿梭於高壓與忙碌的節奏中,渴望回到家後,卸下壓力與負擔,回歸簡單純粹的生活狀態。選擇跳脫螢幕之外的日常,透過閱讀與料理沉澱心緒,假日時則走向戶外,擁抱自然,與孩子同拾快樂的真實感受。這些片刻,也悄悄豐盈內在的精神世界,重新編織出家的溫度與生活本質。
順著這份美意與生活樣態,歐德設計師陳宥慈以低彩、有序的極簡語彙,探索空間與居者間的關係,去除多餘裝飾,讓窗景成為見證日夜流轉、春去秋來的詩意片段;再以一抹溫潤的木質摻入禪意,使新居隨著生活推移自然生長,醞釀出超越風格定義的人文溫度。
【設計重點】
重點設計1:卸下明彩與雕飾 營造素雅簡約人文
原中古屋為傳統美式鄉村風,鮮明的亮黃搭配繁複的古典雕飾,與屋主心之所嚮相去甚遠。設計師遂剝除過度裝飾,以簡潔有序的機能規劃、極簡低限的設計語彙,以黑白灰搭配沈穩木質,營造出溫潤的現代人文質韻。
短廊式的玄關承襲原本藝廊的概念,藉由板岩磁磚鋪設落塵區、俐落的深色鞋櫃,在幽微光影與內斂的藝術氛圍交織下,凝練出氣質與深度,讓踏進家門的那一刻,便在感官上展開一場靜謐而細膩的沉浸式體驗。
Before After
由於客浴與次臥之間存在畸零凹角,缺乏完整連貫的結構,遂巧妙運用壁龕設計拉齊空間軸線,並重新烤漆門片,使視覺語彙更加和諧統一,不僅為收藏藝品找到合適歸處,也奠定一處雅致雋永的日常景序。
此外,屋主一家喜愛假日漫步於自然之中,鮮少依賴電視與影音設備,更多時光沉浸於書頁的靈光與安謐。為了呼應這份簡單純粹的生活態度,客廳捨去壁爐裝飾與文化石的繁複紋理,以簡約一字機櫃收納日常的點滴瑣事,讓生活得以輕盈展開,安放每一份悠然與自在。
Before After
牆面以不同色階的淺灰層層堆疊,勾勒出細膩的視覺層次,挹注一抹樸質況味。天花延續原本吊隱式冷氣的結構,去除繁複綴飾與間接照明,以簡潔的降板設計回應純粹之美,開展寬闊、輕盈的視野。
Before After
Before After
重點設計2:微幅調整格局 重構機能開闊視野
在烹調習慣與生活節奏逐步轉變當下,空間也隨之重新定位。挪移餐廳隔間牆,使書房微幅退讓,換得一道兼具收納機能的餐邊櫃,為溫煮咖啡的片刻預留餘地。卸下鄉村風滑門後,餐廚間不再設限,動線與光線自成一脈,在半遮掩的層次中,構築出幽邃的空間景深。
Before After
廚房採用德國進口高級廚具及賽麗石檯面,輔藉細膩的紋理、微微的泛光,慢敘著低調奢雅的生活品味。
不同於過往以語彙堆疊與粉嫩色系豐富空間方式,主臥轉以柔和穩斂的灰色鋪陳,改寫放鬆而自在的生活語調;黑色百葉門如一筆濃重的筆觸,低調卻有力地顯現個性的張力。
床尾牆體在拆除與重構之間,重新塑造空間的感知節奏;衛浴入口改以木質滑門呈現,為日常添上一幀溫潤的生活切片,而更衣室則採拱形設計,既拉升了垂直比例,也延展出橫向的一體視覺,在簡淨純粹的語境中,細緻編織出豐富層次。
Before
After
屋主一家經常出國旅行,因此需要充足的儲物間來安放各式行李箱。與此同時,他們奉行極簡生活哲學,衣物不多,偏好俐落有序的收納方式。更衣間遂採開放式吊衣設計,讓衣物自然陳列、通風清爽;而櫃體上方與轉角的餘裕,也被巧妙規劃為收納行李箱的專屬之地。
Before After
Before After
重點設計3:雕琢光氛與細節 凝練雅致生活質感
明亮溫煦的暖光,是無需修飾卻最動人的風景。刻意削弱人造光源的存在,將光的主場還予自然,客廳主牆僅以點綴式光源細緻鋪陳,於不同場域中揉合出獨特氣氛與質地。
餐廳的視覺重心,圍繞著女主人所喜愛的吊燈展開,光影暈染之間,自然形塑出區域間柔和的過渡,也為餐敘時光添上恰如其分的儀式感,映照出日常生活裡的那份靜好。
講究生活品質與細節的屋主,將衛浴空間徹底翻新,揮別陳舊裝潢,改以岩灰色磁磚搭配柔和光源重新詮釋,營造出飯店般高質感的梳洗氛圍。地坪則特別採用隱藏式「線框集水槽」,表面覆以灰磚並精準對齊切線,進一步提升空間精緻度。
Before After